神父在彌撒所穿祭衣的顏色,既不是主場神父和作客神父的分別,也不是今期流行的色系,更不是神父的個人喜好,而是按照當日禮儀的意義而決定。這個顏色、這個意義,從神父的祭衣,毫不違和地延伸至祭台上的用品,以至整個聖堂的鮮花和陳設。
祭衣的顏色有白色、紅色、綠色、紫色、黑色、粉紅色和金色,不過當中一些顏色的祭衣可能你見都未見過……
白色
「天主說:『有光!』於是就有了光。」白色代表的是「光」,有無辜、純潔、喜樂、勝利和光榮的意思。聖誕節、復活節、天主慶日(除救主受難日)、聖母、天使和非殉道聖人慶日、諸聖節、宗徒慶日、婚姻聖事和未懂事孩童的安息彌撒,神父會穿著白色的祭衣。銀色與白色十分相近,也可以用來代替白色。
紅色
紅色一定會讓人想起「血」和「火」,可以引伸出受難和天主的愛的意思。在普世教會中,本來只有殉道者慶日、聖枝主日和五旬節(聖神降臨節),才會穿著紅色祭衣,但因為香港的禮儀本地化,紅色祭衣也會在喜慶的日子穿著,例如農曆新年、婚禮彌撒。
綠色
綠色代表「聖神」,這是整個禮儀年中較多日子見到的祭衣顏色,有永生和希望的意思。主顯節和五旬節(聖神降臨節)後,常年期都是穿著綠色的祭衣。
紫色
耶穌被捕後,士兵以紫袍和荊棘冠冕來戲弄衪。紫色也就成了受難的象徵,並引伸出苦修、謙遜、傷感的意思。紫色的祭衣會在將臨期、四旬期、七旬期、守夜和救主受難日使用,總會給人一種沉重的感覺。禮儀本地化後,紫色也會用於安息彌撒。
黑色
黑色的祭衣是比較難在香港見到的,禮本地化建議紫色比黑色為佳。黑色有追悼和悲哀的意思,用於諸靈節(追思亡者節)或安息彌撒(不適用於未懂事孩童)。
粉紅色
粉紅色除了是 Hello Kitty ,也代表喜樂,不過應沒有太多神父會喜歡粉紅色吧!粉紅色的祭衣可以在喜樂主日(將臨期第三主日及四旬期第四主日)使用。
金色
金色也有喜樂的意思,亦比較百搭,可以取代白色、紅色、綠色的祭衣、但不可以取代紫色和黑色。
多色
雖然每種顏色的祭衣都各具意義,但每台彌撒可能包含不同禮儀在內,加上禮儀本地化和近乎百搭的金色,所以即使同一天的彌撒,在不同的國家和聖堂也有不同顏色的可能,絕對不能一種顏色睇到老。例如﹐聖神降臨節本應穿紅色祭衣,但聖神降臨節也有可能進行堅振聖事,那可算是教會的喜慶事,可以穿金色祭衣,而金色本身也是可以取代紅色的。
番外篇:神父的日常顏色
在彌撒以外,教宗、樞機和主教都的日常服也有特定的顏色。教宗的顏色當然是白色,短披肩、長衫、長褲和帽子均是白色,就連教宗座駕(Popemobile)也是白色的,所以教宗總是給人一個白雪雪的感覺。
有人會把樞機稱為紅衣樞機,因為他們的短披肩、長衫和帽子都是紅色,但總不能每天也是紅當當的,所以樞機也會穿有紅色邊的黑色或白色的長衫,配上紅色腰帶。而主教的顏色則是紫色,跟樞機的衣著組合差不多,但很少人叫他們作紫色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