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男和柱女對公共交通工具的扶手有特別的偏好,每當他們登上公交就務必要找一條心儀的扶手來依偎。當他們找到那條理想的扶手,就會不惜一切的挨在那扶手上。任憑世俗的眼光投視在他們的身上,但一於少理,緊持挨在最愛扶手上直到下車。
可能是空間和設計問題,他們特別鍾愛火車和地鐵的扶手。不管是白天或晚上,繁忙或空閒,人多或人少,總之他們上車以後,就得挨在扶手上。就如買樓要背山面海,搭車當然也要背著扶手有靠山。
柱男/女有兩種--完全型和間接型。
完全型柱男/女將全身的重量集中到挨點上,這樣,他們就不需使用雙手,也能在高速移動的車箱中企穩陣腳。騰出的雙手就可以用來打機、上網、發短訊、看報紙、化妝或悠手好閒。完全型有增值效果,也算是較具成本效益。
間接型柱男/女雙手緊握在扶手環,然後將身體挨到扶手上。他們同時利用雙手和背部來站穩,但這樣並不穩妥,每當列車轉彎時,就會出現「吊吊fing」的情況。間接型既不能增值,又達不到最基本的功用,實在是多了一舊魚。
柱男/女並不是港人的獨特個性,這種習慣和偏好同樣適用於自由行同胞,金髮老外和黑皮膚的朋友。但這種習慣在別國又好像不太常見,難道這是具香港特色的共交習俗?
不!我想不少香港人跟我一樣十分討厭「挨扶手」的行為,可以說是港鐵十大惡行之一。扶手本來的設計是同時讓多位乘客扶著站穩,並不是用來滿足個別乘客的私慾。
柱男/女,當你挨在扶手上的時候,其他乘客就少了一條扶手來站穩,和多了一個跌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