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人人都聽過,人人都認識(自以為)。然而,他們所謂認識的天主教,不外乎是來自於 Joe Junior 或者何國榮在電視劇所扮演的神父 Father 。然而,天主教又豈只是穿著神父袍、操半鹹半淡廣東話的老外呢?誤會始於不認識,非信徒往往因而對天主教產各式各樣的迷思,其中有10個最為普遍的迷思,作為教友的應該解到口臭,仍要努力澄清的誤解!
本文嘗試以一個簡單和較貼地的方法淺談迷思,而非深入討論每一個迷思。然而,宗教始終是個人信仰問題,總有一定的離地,只是飛得有多高而己。
崇拜聖母和聖人?
天主教對聖母和聖人的敬禮,往往令人誤會是崇拜偶像的行為,甚至有人因而認為天主教是多神論。然而,天主教跟其他基督宗派一樣,只崇拜天主聖三,即聖父、聖子和聖神。對聖母和聖人的則只是敬禮,目的是尊敬和學習他們的聖德。我們只會向天主聖三祈禱,但也會請聖母和聖人為我們向天主代禱。
天主教徒並不是基督徒?
另一篇文章《天主教徒?基督徒?http://wp.me/pXkgj-lY 》已經說過,天主教徒可以說是最早期的教會,後來經歷了多次的分裂才有不同的基督宗派,如東正教、聖公會、新教等等。一般人對教會歷史的認識不足,才有這樣的誤解。
以傳統取代聖經?
天主教的「聖傳」是指一些從宗徒傳下來,沒有在「聖經」記載的傳統。天主教認為兩者也是耶穌留給世人的教導,兩者都同樣重要。你或會質疑「聖傳」的真確,不過同樣的質疑其實也能放到聖經上,畢竟兩者都是經宗徒或宗徒的門徒傳下來的,而非耶穌的「一手」資料。我們在彌撒中最少會讀三篇聖經章節,亦有各種的聖經研習班,所以絕對沒有看輕聖經。
相信人可以因善工而得救?
天主教並不認為單靠善工就可以得到救贖,因為人必須通過基督的聖死才可能得到救贖。「永罰」藉著修和聖事可以得到天主的赦免,但因罪惡而引來的「暫罰」,則必須以「善工」來補贖。「善工」是宗教的,不能直接解讀為善事,這可以是妥當告解、善領聖體或為教宗意向祈禱等。
在聖經加入額外的經卷?
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的舊約聖經的經卷數目並不一致,主要分別是天主教和東正教均有將「第二正典/次經」納入舊約當中。「第二正典」並不是「偽經」,只是地位上較「正典」稍低而己,並一直有在教會中使用,只是到了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按照自己神學觀點訂定「正典」和剔除一些經卷。
神父不能結婚?
神父在一些情況下可以是已婚的,例如一個已婚的男人希望當神父,是可以進入修院讀書和修道成為神父,而不需要離婚的,但教會不太鼓勵,特別是已有小孩的男人。另外,新教的牧師希望皈依天主教成為神父,也可以繼續他本來的家庭生活,但這情況是比較特殊。
每次彌撒都要耶穌死多次?
耶穌二千多年前在十架上的聖死是永遠和唯一的救贖,也是超越時空的,所以即使在衪被釘之前的人也可以得到救贖。現今彌撒的「重現/紀念」並不是再一次將耶穌處死,而是一種超越時空的方式,經歷二千多年前十架上這唯一的祭獻。
只有天主教徒才可以上天堂?
天主教相信這是唯一的信仰,也是一般人得救的途徑。但他們也相信天主可以藉其他方法讓人得救,特別是那些從來沒有機會或能力認識這個信仰的人,當然所有的救贖仍是因為基督的聖死而來。因此,我們相信新教徒同樣可以得救。
神父都有戀童癖?
戀童癖案件的確是教會近年的一大醜聞,犯事的人必須要在基督面對承擔自己的罪錯。不過,我們斷不能將一個團體中,一小部分人所犯的錯失,與整個團體劃上等號,更不能夠因而推論所有人也犯上或也會犯上同樣的錯。
天主教忽視女性?
天主教規定,只有男性才可以出任主教、司鐸和執事三個聖職,但這並不等如天主教忽視女性。單從聖母瑪利亞在教會的崇高地位,就可以知道女性同樣受到尊重,而歷代聖人中亦不乏聖德滿溢的女性。修女也是得教會上下的尊重,包括廣為人知的真福德蘭修女。
謝謝你寫了這篇文章!
原來「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弟兄對天主教的誤解」網頁(http://www.catholicworld.info/sameroot/)最近更新了,它也回答了這類問題。
关于“神父不能結婚?”应该要更明确的阐明。
天主教要理1579:
在拉丁教會中,除終身執事外,所有聖職人員通常都是選自度獨身生活的信友,他們願意「為天國」(瑪 19:12) 保持獨身。他們奉召為了「主的事務」而全心奉獻自己,把自己完全地給予天主和人群。獨身是新生活的標記;教會的聖職人員正是為這新生活服務而被祝聖。以欣喜的心來接受獨身生活的人,必能喜氣洋洋地宣布天主之國。
基本上,我是从来没有听过天主教婚后可以成为司铎(神父)的。而且离婚是不可能的事。成为了神父,要守贞洁独身,那就没有尽到丈夫的义务。因为婚姻圣事是必须对生育开放的。
1) 少數神父級司鐸是有婚姻的,包括改宗加入天主教會而獲得接納,以及東方天主教會(Eastern Catholic Churches)的司鐸。
2) 「贞洁独身,那就没有尽到丈夫的义务」<==教會不會認同這一點,平信徒因各種原因而未能邁向婚姻生活,這觀點對他們是一種傷害!
1) 我有听过由其他教派已婚,而后转入天主教的例子。也有听过已婚,但后来发现其实婚姻属于无效(不是离婚),而后来成为司铎的例子。但没有听过婚姻后成为司铎的例子。
2) “平信徒因各種原因而未能邁向婚姻生活”,即是他们没有婚姻。当然就没有婚姻的义务。没有婚姻,自然要过贞洁的生活。
東方禮可以因所屬禮儀而有已婚司鐸
拉丁裡就只有改宗的新教牧師可以在保留婚姻的情況下被祝聖為司鐸 那要看所屬教區的情形
謝謝作者努力澄清非基督徒對天主教可能的誤解。相信此篇文章也會有來自天主教徒或非基督徒的進一步請教。我鼓勵作者收集所有的意見,並與相關的教會單位例如神學院共同研究與合作,將來可以出版專業的『認識天主教』類似的書籍。加油~!
多謝神父的鼓勵
讓更多人認識天主教是福傳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家的責任 😀
聖職人員的獨身制是天主教會的一大特色,個人覺得無需與其他教派相異的傳統混為一談。總之,為天主教徒來說,“獨身”可說是被天主召選的一個標記。
其實有很多人包括異教徒或是新教徒經常誤會天主教是獨立於基督教的宗教,很大程度因為漢語對新教之錯誤譯名,華文把更正宗譯為基督教,新教徒亦以基督徒自居,外人聽起來天主教徒和基督徒就好像兩個宗教的教徒,更大誤解就是有人認為天主教是拜聖母,新教才是拜耶穌,更有某些宗派牧師刻意曲解聖母在天主教之地位,把天主教徒說成必須通過聖母聖人祝禱,而不是直接向天主基督禱告。
至於是否讓神職人員結婚,基本上舊教-公教會、正教會、東方正統教會等傳統教會是一向堅持在發願以後保持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