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埃及血腥清場的一張張慘不忍睹的照片,想起的是六四和天安門,然後是美國的911襲擊,接著是南亞海嘯、四川地震和日本地震……伊拉克戰爭、沙士、盧旺達種族屠殺、宗教迫害、以巴衝突、李旺陽被自殺、禽流感、反國教、七一遊行……想起的還有「能共你活著別分手,怎可當世界沒盡頭……」
那管是天災,抑或是人禍,我們的生命是同樣的短暫、渺小和脆弱。
站在911襲擊這種有如末世一樣的影像跟前,你想的會是什麼?逃走?明天?怒吼?哭泣?工作?造夢?祈禱?為什麼?股票?求神?發抖?……還是「愛」?
雖然我們不能說是身處太平盛世,但跟戰爭,疫病和不幸有著極遙遠的距離。或許正因如此,我們好像全都忘了什麼是愛。愛成為了一種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情感,甚至把分手視作愛情的必經路。我們都的愛比那短暫、渺小和脆弱的生命,還要短暫、渺小和脆弱。
相反,面對著戰爭,疫病和不幸的人,卻沒有為了求存而忘了什麼是愛,他們用盡所有力氣,為的只是在那短暫,渺小和脆弱的生命當中,好好的相愛,好好的珍惜。他們不管什麼文化,宗教和政治,只管著去愛,努力的去愛,甚至願意為愛付出自己的生命!
我們看來全都很沒用,只懂輕言放棄,把愛全都白白的浪費和毀掉。其實,我們全都經歷過同樣的恐懼,只是我們全都忘記了那時候的勇氣。
你還記得沙士嗎?你還記得六四嗎?你還記得那馬尼拉死亡直播嗎?
「重新愛下去」這句說話聽起來很簡單,但要啟齒卻需要無比大的勇氣;然而,回應又何嘗不是需要無比大的勇氣?
就當明天是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天,讓我們今天懷著勇氣去愛。
格林多前書 13章
愛超越一切
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語言, 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
我若有先知之恩,又明白一切奧秘和各種知識;我若有全備的信心,甚至能移山,但我若沒有愛,我什麼也不算。
我若把我所有的財產全施捨了,我若捨身投火被焚;但我若沒有愛,為我毫無益處。愛是諸德的靈魂
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
不作無禮的事, 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
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永存不朽
愛永存不朽,而先知之恩,終必消失;語言之恩,終必停止;知識之恩,終必消逝。
因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只是局部的;我們作先知所講的,也只是局部的;
及至那圓滿的一來到,局部的,就必要消逝。
當我是孩子的時候,說話像孩子,看事像孩子,思想像孩子;幾時我一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
我們現在是藉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的觀看了。我現在所認識的,只是局部的,那時我就要全認清了,如同我全被認清一樣。
現今存在的,有信、望、愛這三樣,但其中最大的是愛。
交換溫柔
能共你活著別分手 怎可當世界沒盡頭
寧願任細水再長流 才懷念最歡樂時候
能為你活著別分手 請假設你我沒然後
站在暴雨中漫遊 為何還吝嗇所有
將溫柔捐給你 都怕未夠在這呼天不應的公路 突然 想好好跟你抱一抱
也許明日未能坐著共你傾訴 我們 緲小得似螻蟻飛舞
直到很久不見的恐懼 才突然 想親口跟你說一句
重新愛下去 就當跟最後伴侶
活到擁抱著沉睡 原來永別兩字太乾脆能共你活著別分手 怎可當世界沒盡頭
寧願任細水再長流 才懷念最歡樂時候
能為你活著別分手 請假設你我沒然後
站在暴雨中漫遊 為何還吝嗇所有
將溫柔捐給你 都怕未夠在這充滿爭拗的天地 螢幕前巴不得跟你再嬉戲
如果有運氣 待你好到被嫌棄
為你生怎麼怕死 難道我沒氣力愛惜你能共你活著別分手 怎可當世界沒盡頭
寧願任細水再長流 才懷念最歡樂時候
能為你活著別分手 請感激你我還能夠
站在暴雨中漫遊 為何還吝嗇所有
將溫柔捐給你 都怕未夠無論我活著活多久 都知道你我在地球
珍惜溫柔 怎捨得獨個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