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通,每個香港人最少應該也有一張,每日也該最少要喐一次。作為其中一個討厭碎銀的香港人,八達通簡直是神兵利器,然而,每次站到八達通後方等喐的時候,都總會看到一些古怪的喐……
- 用力喐︰喐了沒有反應,就用力的拍下去,還是不能行的話,就再大力一點,直至那讀卡器的支架也在顫抖……
- 大袋喐︰那管袋子有如黑洞般的容量,還是像金屬探測器,把袋子放到讀上器上游走和翻滾……
- 貼實喐︰不論是厚厚的銀包,還是那個0.03mm的八達膠套,也要把它狠狠的脫下,然後赤裸裸地貼在讀卡器上……
- 反轉喐︰這一面喐不了,就反到另一面,還是沒有喐的一聲,就好比底褲可以反轉著幾次一樣再反……
你有這樣喐過嗎?(請不要告訴我)
或許我們應該先來看看八達通到底是什麼?官方網站是這樣寫的:
八達通是多功能非接觸式智能卡或產品。(link: 八達通網站)
OK,基本上說了等沒說,但還是有帶出「非接觸」這個重點(不過絕大部分用家好像也忽略了這一點)。那不如看看Wikipedia。說法:
八達通系統使用了Sony的13.56 MHz FeliCa RFID晶片及其他相關技術。香港是世界首個將此技術用於公共交通工具收費系統的地區。八達通的非接觸式智能卡設計,令使用者只需接近八達通讀卡器即可進行交易,並不需要直接的物理接觸(例如將整張卡插入讀卡器)。(link: wikipedia)
Wikipedia 的解釋明顯好得多,還出現了沒有人想到跟八達通有關係的名字–Sony,不過重點仍然是「非接觸」,但「不需插卡」的解釋就親和得多。再雖說是非接觸,但仍有距離上的限制, 大概是5cm吧!若銀包沒有其他非接觸或晶片的干擾,肯定是可以穿過的。
那就是說即使你把讀卡器拍爛,也不會增加成功讀卡的機會(拍壞了或許要賠錢……);雖說是非接觸式,但還是有距離的限制(還是把銀包從黑洞裡拿出來……);只要在有效範圍內就能讀卡,貼實讀卡器是沒有幫助的(不載套總會令人不安……);若你沒有把卡放到銀包中,如何反轉一張喐不到的卡也是喐不到的(你真的相信底褲可以反轉著幾次……嗎?)。
祝大家喐喐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