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無線的台慶劇《宮心計》被傳媒人狠批左抄又抄,毫無新意。不單劇情和人物設定被指抄襲日韓劇,就連主題曲都評抄襲宇多田光的作品。但觀眾卻一於少理, 《宮》的收視一直高企,遠勝同屬台慶劇的《富貴門》,可算是高收視劇集。為何一套左抄又抄的電視劇還會得到觀眾的垂青?因為《宮》抄襲的是你與我都置身其中,爾虞我詐和爭名奪利的香港社會當中。
「努力上進」本是應有的工作態度,「爭取表現」亦是無可厚非的行為。可是,有些人卻用盡心計抬高自己的同時,還費盡心思去矮化他人。政壇有如此醜惡的行為是眾所周知,商界有奸險小人亦不足為奇,但可悲的是學校、慈善團體、宗教組織、甚至是情場上,也有這種悲劣的行為。
這種人-我們暫且稱他們為「奸人」-無所不用其技,為了一己的私慾,可以做出任何的事情。奸人為了達到其私利目的,就連道德操守和宗教誡條也可以置之不理,甚至連親人和親密戰友都可以出賣。他們抱著「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心態,為了達到目標,就算眾叛親離也絕不介意。
但最可怕的並不是奸人的所作所為,而是他們所散佈的歪理。無論事情有多荒謬、無理和白痴,在奸人口中都可以變得合理化。奸人大都以「楚楚可憐」、「大話連篇」、「高深字詞」或「拋胸露肉」等技倆,進行歪理合理化。表面看來十分美滿、毫無破綻,但其實心水清的人一看便知龍與鳳,畢竟謊言最終也會被識破。
我們-拒絕同流合污的一群-面對著如洪水猛獸的奸人,是否唯有坐以待斃?當然我們可以選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這樣我們便會淪為奸人的一員,沉淪於爾虞我詐的人生當中,絕非上策。面對奸人的突襲,只可智取,不可力敵。只要小心避開奸人的手段,採取對事不對人的態度,以及堅守真理和公義,我們絕不脆弱。
俗語有云︰「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也不驚。」當小人事事機關算盡的時候,就自然會認為所有人也在奸人之列。他們每分每秒也是膽戰心驚,擔心被暗戰所傷。過著這樣的生活,人生其實相當沒趣,遲早也會像郭太后般失心瘋死。
看著《宮》一幕又一幕的勾心鬥角的時候,就像看著每天生活的Play back一樣,難怪觀眾看得如此肉緊。在奸人處處的《宮》中,幸好還有好人三好對付奸人金鈴,但在現實生活中,又有誰來懲罰金鈴?